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甘葛

猜你喜欢

  • 奇恒痢

    病名。指一种病情危重的痢疾。见《医学实在易》卷三。症见下痢不重而见神昏谵语,咽干喉塞,气呛喘逆等。本病发展迅速,属痢疾危证。由阳邪壅盛,上攻心肺,九窍皆塞,阳气旁溢,下窜肠腑所致。治宜泻阳救阴,可用大

  • 雌雄

    阴阳之代名词。《素问·著至教论》:“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。”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:“持雌失雄,弃阴附阳。”

  • 子母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:“有日一作,夜一作,俗名子母疟。……或间疟,当期日二作,俗名间日子母。”参见疟疾条。

  • 潜斋医话

    见潜斋简效方条。

  • 淖(nào 闹)

    ①湿盛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”②柔润、滑润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其肉淖而粗理者,身寒。”

  • 白虎摇头

    针刺手法。出明·徐凤《金针赋》。又名赤凤摇头。其法进针后,先插针左转,再提针右转,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,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。有行血的作用,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。

  • 啄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案摩疗法》。五指聚拢或稍分开,用指端快速叩击治疗部位,如鸡啄之状。

  • 痿腮漏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因疮忽黑烂,出黑水是也。”泛指患漏有如上症状者。

  • 小儿面疮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面部生疮,有脓或黄水渗出者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面上忽遇有经络虚隙,为风、湿、寒、热所乘,搏于气血则生其疮,或如火烧,或出脓,或出黄水,日久不能愈瘥。”其证类似浅脓疱病,治宜内服

  • 水蒲桃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即蒲桃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