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妊娠腹痛。《资生集》引薛立斋:“妊娠腹中不时作痛,或小腹重坠,名胎痛,用内补丸。”
①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方。丁香、檀香、白蔻仁、藿香、木香各一两,甘草四两,砂仁二两,白豆蔻仁、沉香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二钱,加生姜三片、苏叶五片、食盐少许,水煎,不拘时热服,或炒茴香煎汤入盐酒调下。治寒疝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卷。清马文植撰于1896年。书中收载医论28则,阐述作者治疗咳嗽、痰饮、脑疽、对口、肝痈、乳岩等内外诸证临床心得,而尤详于外科病证。卷首附作者祖父马省三“论症十六则”。现存清刻本。
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。
书名。10卷。本书为孙允贤《医方大成》的增补本改名者。参见医方大成条。
病证名。痘疹神识不清的一种表现。《痘疹心法》:“谵妄、狂扰而烦躁者,谓之闷乱。”一般为湿热、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,扰及神志所致。治以清热化湿,豁痰消瘀为宜。烦热闷乱,宜清心解毒,用导赤散加银花、连翘、山
病名。清·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:“心虚而受风邪,遂成惊悸,名曰心风,其证目睛不转,其脉动而弱,宜大补气血,其作风治,速之危矣。”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因念小儿之疾苦,惟疮疹皆不可免,而治疗之间,毫发一差,死生随异,乃广求古人之议论,证以己所闻见,撰成《痘疹论》3卷。
出《鸡峰普济方》。即橘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