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四。①即痫病。又名风眩。古代癫、痫二字通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十岁以上为癫,十岁以下为痫。”参见痫条。②癫证与痫证的合称。癫,指精神错乱一类疾病;痫,指发作性的神志
见尚论篇条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胡黄连、炒芜荑、黄连各二两,使君子仁一两,麝香(另研)五分,干蝦蟆(酒熬膏)五枚。为末,用膏和丸,麻子大,二至三岁儿,每服五至七丸,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,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。
与顺传相对而言。病证不按一般规律发展。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。《温热论》:“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传心包。”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卡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迭里特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王素经验方》三卷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卷五。即倒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