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卤地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二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分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回回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回回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学从众录》卷八方。乳香、防风、知母、陈皮、木通、香附各一钱,没药、川芎、甘草、当归、贝母各五分,薏苡仁、金银花、栝蒌仁各二钱,橘叶二十片。水、酒各半煎,食后服。治乳痈。
病证名。同多卧、多眠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多寐,心肺病也。一由心神昏浊,不能自主;一由心火虚衰,不能生土而健运。其原有如此者,试言其症状。体重或浮而多寐,湿胜也。宜平胃散加防风、白术。
病名。出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水疳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。亦名带下赤候。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,淋沥连绵不断,称为赤带。多因忧思积伤心脾,肝郁火炽,灼伤冲任带脉所致。治宜扶脾气、清肝火。方用清肝止淋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