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氏提纲全书
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。
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发枯色萎而又胶结成穗状,为疳疾证候之一。《育婴秘诀》:“大病后,其发成穗,或稀少者,乃津液不足,疳痨之外候也。”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【介绍】:见兰茂条。
【生卒】:1662~1722【介绍】:清医学家。字嗣宗,号令昭,别号也愚、二瞻、怡云、自宗。奉贤(今属上海市)人。家世业医,已历十九代。炫初习儒,康熙三十年(1691年)岁贡生,后承家学习医,治疾神明
病因分类之一。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。参三因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撰有《神圣集》3卷,已佚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夏枯草,详该条。
同。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。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,亦称额囟、囟门、囟骨,和三角形的后囟,亦称枕囟。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,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。
即按摩。参见摩娑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为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