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真道
【介绍】:
见曹元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曹元条。
见六种新编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精于脉诊,善于治疗疑难病。
病证名。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。因过食生冷,或形寒饮冷,积渐而成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积寒泄泻之症,腹中绵绵作痛,小便不赤,口唇不干,泻下清白鸭溏之色。”脉多沉细而迟,或沉而结。治宜温中散寒。寒积内滞者
见明·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即齿迟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①六淫之一。与温、热、暑等病邪同一属性而较甚者。②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以火熏之,不得汗,其人必躁,到经不解,必圊血(便血),名为火邪。”
书名。本书是根据敦煌出土唐人抄录的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序例部分的影印本。参见本草经集注条。
见《济阴纲目》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