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书。清·顾靖远撰于1718年。16卷,共六种。即《素灵摘要》2卷、《内景图解》、《脉法删繁》1卷、《格言汇要》2卷、《本草必用》2卷和《症方发明》8卷。均系选录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
即归脾丸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肉桂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周代掌管医疗的最高官员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医师上士二人、下士二人、府二人、史二人、徒二十人,掌医之政令,聚毒药以供医事。”郑康成注:“医师,众医之长。”后世随着时代变迁,其含义有很大的改变。近代凡医学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王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。见该条。
方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近时十便良方》、《备全古今十便良方》,简称《十便良方》。40卷。宋·郭坦撰。刊于1195年。书名“十便”,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。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,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