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养正汤,见该条。
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①即燥痰。《医宗必读·痰饮》:“在肺经者,名曰燥痰。又名气痰。”参见燥痰条。②指梅核气类病证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七情痰滞咽膈,多胸胁痞满,名曰气痰。”又“七情郁成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形如
感冒之一种。指感受风邪所致的轻症。《医学入门·风》卷五:“冒风恶风多属肺。”《时病论》卷二:“冒风者,风邪冒于皮毛,而未传经入里也。汪讱庵曰“轻为冒,重为伤,又重则为中。可见冒风之病,较伤风为轻浅耳。
见孙氏医学丛书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清明后十五日,斗指辰,为谷雨,三月中,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。”《群芳谱》:“谷雨,谷得雨而生也。”谷雨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前增加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卷三。即伤乳吐。见该条。
见针灸聚英条。
指小腿浮肿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亦称足胫肿、足胻肿、足胫胕肿。为水肿病常见症状之一。详脚肿、水肿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武林(今安徽贵池)人。早年丧父,母子居淮阴间,钻研医学,治病多有奇效。因见《本草》、《图经》二书流传不广,于是将二书合编,并附以古今论说和己见,1092年(元祐七年)编成《重广补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