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木蟹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五。即小儿龟头赤肿而痛。多由风热湿毒郁结所致。治宜内服通心饮(木通、连翘、瞿麦、栀子仁、黄芩、甘草),外用土牛膝、泽兰煎水洗。
【生卒】:1874~1961【介绍】:土家族眼科医家。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益乡人。擅长眼科。积行医60余年之经验,撰成眼科方剂专著《草庐拙》4卷(1959年),载方170多首,处方用药均有独到之处。
【介绍】:见俞跗条。
食物本草著作。叶桔泉编。本书收载食物中药183种,与其所配成的便方90条,用浅显扼要的文字介绍了食物中药的来源、性味、功用、便方、用法等,最后附有学名和科属,有的还加写了成分和药理,以及抑菌实验和临床
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,生理上,肝气疏泄条达,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。若肝气郁结,失其疏泄之职,影响脾胃正常健运,可致肝郁脾虚;若肝气亢盛,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,称为肝木乘脾土,脾与胃相表里,一脏一腑,因而引致
病名。又名大头瘟、虾蟆瘟。《医学正传·瘟疫》:“大头天行病,从颐颔肿热者者,又名鸬瘟。”《赤水玄珠·疫门》:“头面肿,俗名鸬鹚瘟、虾蟆瘟。”《证治汇补·咽喉章》:“有司天运气过亢,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,
病名。系指牙根龈肉肿起,色紫,疼痛者。多由阳明胃火炽盛,或太阳经湿热熏蒸而成。症见牙根龈肉肿起,色紫疼痛,甚则色黑臭腐,溃腐较深则齿牙动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穿牙疔先二日牙痛,发寒热,后痛不
五种精神活动,即神、魄、魂、意、志,分别为五脏所藏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人犯五神易位,即神光不圆也。”参见五脏所藏条。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,使之发泡的方法。敷贴时间约为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疟疾等。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肺为娇脏,主气之宣发肃降。《育婴家秘》:“肺最居上,为脏腑之华盖,息之出入,气之升降,必由之路,故主气。”寒热伤肺,则气逆,为喘为咳。因于寒者,麻黄汤主之;因于热者,宜泻白散;肺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