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指纹

小儿指纹

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。出唐·王超《水镜图诀》。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,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,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,以第一节为风关,第二节为气关,第三节为命关。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,纹透气关是邪较深,纹达命关则病尤重,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“透关射甲”,则病更重。正常指纹红黄相兼,隐现于风关之内。纹紫为热,淡红为虚,青色为风、主痛,青兼紫黑是血络瘀闭。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、浅深,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于仲谧

    【介绍】:见于志宁条。

  • 双锁口痘

    病名。指痘疮面部俱稀,口角独有,色黑而大,两口角生者为双锁口痘。由痘疮邪毒薰灼所致。治宜解毒托邪。可选银翘散、黄连解毒汤、凉膈散等加减。

  • 手丫支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下马仙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热毒病

    病名。《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小儿伤寒,变热毒病。身热面赤,口燥,心腹坚急,大小便不利,或口疮者,或因壮热,便四肢挛掣惊,仍成痫疾,时发时醒,醒后身热如火者。”本证可用升麻汤主治。

  • 小儿阴厥

    即小儿寒厥,详小儿厥证、小儿寒厥条。

  • 溃疡丸三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南开医院)。乌贼骨15克,川楝子、延胡索、赤芍药各9克,桃仁6克,蒲黄3克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每服一丸,日二至三次。治瘀血型溃疡病,症见痛有定处,痛如针刺,

  • 文先果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草鞋虫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马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两商

    少商、商阳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