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病邪由经传入本腑。例如太阳病,头痛,发热,自汗,此病在经,后六七日不解,而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此邪入膀胱,为传于本腑之证。《此事难知》卷上:“太阳者……为诸阳之首,膀胱经病,若渴者,自入于本也,名曰
指津血虚少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而赤者,当病折腰;其软而散者,当病少血,至令不复也。”王冰注:“肾主水,以生化津液,今肾气不化,故当病少血,至令不复也。”
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:“齿虫,是虫食于齿。”即牙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此症因风寒而起,肿大如李,头不能下视,气塞不通,寸关之脉浮紧,肺胃之症也。”治宜温散寒邪。参见风寒乳蛾条。
眼科五轮之一。茹十眉《五官病》:“胞睑属脾,为土轮。”即肉轮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杜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即原蚕沙,详该条。
见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