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。出《金匮要略·奔豚气病脉证治》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:“惊怖即惊恐,盖病从惊得,而惊气即为病气也。”详惊、善恐条。
即九圣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气分毒邪,相夹交争,肌肤闭塞,以致毒气内攻的痘疮。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论反关痘谓:“其症狂言谵语,烦躁不宁,手足抽掣,目劄,腹胀,隐隐不振,昏睡不醒,或见斑点即没。”治宜宣毒透表。若大小便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薄荷汤,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1320?【介绍】:元大臣。祖籍拂林(东罗马)人。通西域语,工星历、医学。中统四年(1263年),掌西域星历、医药二司事,后改“广惠司”,仍命领之。大德元年(1297年)授平章事。元仁宗
书名。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、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。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,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,予以综合整理编成。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。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1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由肝虚而汗,则必禁其疏泄,宜白芍汤。”参见自汗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梴条。
员,是记数的量词。指三个部位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气有定矣,因处为名,上下中外,分为三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