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水牛

天水牛
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即天牛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生艾火

    艾灸法之一种,多用于急症。见《幼幼集成》卷一。其法以生姜切片如纸薄,大如指甲,贴尾闾穴,命门穴,以艾茸捼紧如绿豆大,安姜片上,用火灸之,每穴以三炷为度。灸完,另以姜片贴脐下阴交穴,如前灸之。此火不特小

  • 麻毒陷肺

    病证名。指在麻疹病变过程中,麻毒深重,再感时邪,以致麻毒内攻,陷入于肺。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:“麻疹发脾肺,故多咳嗽。”症见疹出不透,高热,咳嗽不畅,痰声呼呼,气急鼻煽,甚至面唇青紫。见于麻疹并

  • 经行浮肿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来浮肿、经来遍身浮肿。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面四肢或遍身浮肿的病证。多由脾虚、肾虚、或气滞血瘀所致。若因久居湿地或经期冒雨涉水、湿气内侵或饮食劳倦伤脾,经行时阴血注于冲任,气随血

  • 伤寒心镜别集

    见伤寒心镜条。

  • 黄芪桂枝五物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黄芪、芍药、桂枝各三两,生姜六两,大枣十二枚(一方有人参)。水煎,分三次服。功能益气温经,和营通痹。治血痹,肌肤麻木,脉微涩小紧。

  • 劳则气耗

    气耗,精气耗损。指劳累过度而气喘、汗出,使精气耗损,出现倦怠乏力、精神萎靡等症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劳则气耗……劳则喘息汗出,外内皆越,故气耗矣。”

  • 太乙神针方

    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九方。人参、麝香各四两,三七八两,山羊血二两,千年健、钻地风、肉桂、川椒、乳香、没药、小茴香、苍术各一斤,艾叶、防风各四斤,甘草二斤,穿山甲半斤。为细末,用棉纸一层,高丽纸三层,纸宽

  • 太阳发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系生于童子髎穴处之痈疽。多由足少阳胆经火毒所致。疮起根赤有脓。知痛者顺,反之为逆。一般可按外痈治疗。如大渴闷乱,出血不止,或其色青黑而不知痛者,预后不佳。可参见无头疽治疗方法

  • 葱涎

    出《百一选方》。为葱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马玄台

    【介绍】:见马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