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方。荜茇、肉桂各四两,炮姜、良姜各六两。为末,面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腹米饮送下。治湿泻。
见金匮要略编注条。
即孔子大圣知枕中方,见该条。
吐法之一。使用消毒的工具(如鹅毛、鸭毛),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。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李核仁,详该条。
后周时期医官职称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古代以冷水淋浴,使病人降温的方法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潠之,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……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经效产宝》。即妊娠肿胀。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葛蔓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