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指兼见阴症的痫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病先身冷,不惊瘈,不啼唤,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癎源流》:“阴痫亦本痰热,缘医用寒药太过,损伤脾胃,变而成阴。宜用温补燥湿药。”
病证名。①头部易出汗,为太阳虚汗,常见于小儿体质虚弱者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上至头,下至项,不过胸,为太阳虚汗。”②阳明热郁发黄的先兆。《伤寒论》:“阳明病发热汗出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但头汗出,而
即足月分娩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五:“夫妇人大产。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。”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检查、治疗痔漏的一种工具。见清·高梅溪《外科图说》卷一。有针及针套两件,用于肛门病的切开或穿刺。类似现代的探针。
指因久咳或剧咳损伤肺络,引起的咳血、咯血。多见于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等疾患。治宜清金降火或清络保阴。
即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。其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项背及下肢抵达足部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。”
病证名。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,无其他症状者。详头汗条。
指月经来潮。
即月经。出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轸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