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正经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是一种站桩功法。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推广,对各种慢性病有一定治疗效果。其功法:姿势采取站、坐、卧三种,以站式为主,坐式为辅。站式姿势有:混元桩、前推式、伏按式、手托式、扶助式、休息式。坐式姿势
病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由风毒邪热搏于血气而发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紫色胀属心经火,热甚血壅肿硬疼,舌肿满口宜针刺,血色紫重色红轻。”症见其舌紫胀肿满,疼痛强硬不语,心中烦闷等。治宜清心凉血
病证名。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四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:“产后大便秘涩,因肠胃虚弱,津液不足也,若腹闷胀,宜服《洁古家珍》麻仁丸润之。若用苦寒药通则危矣。”
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见《湖南野生植物》。为蕨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辨证论治术语。指疾病的发病、病因、病理上先后主次的标本关系。辨别这些关系,作为治疗主次步骤的依据。参见标本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按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对眼之八廓定位,地廓位于肉轮,即胞睑。故胞睑向外翻倾又称地倾。即风牵睑出,详该条。
书名。12卷。明·申斗垣撰。刊于1604年。卷1~3总论疮疡的病候、诊法及治则,共72论;卷4~9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,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,均绘有图形;卷10附入《痘科珍宝》1卷。卷11~12
病名。见晟叔来《增订达生篇》。指乳头拖下过长的病证。多因肝经风热发泄所致。用小柴胡汤主之,外用羌活、防风、白敛烧烟薰之,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、麝香一分同研烂,涂顶心,俟乳收上,急急洗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