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劳复

劳复

病名。指伤寒温热病瘥后,余邪未清,过度劳累而病复发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病差后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复证治》:“伤寒新差后,不能将摄,因忧愁思虑,劳神而复,或梳沐洗浴,作劳而复,并谓之劳复。”《重订广温热论·温热复症疗法》:“复则诸症复起,惟脉不沉实为辨。轻者静养自愈,重者必先察其虚实。虚则调其营卫,和其脏腑,待其表里融和方愈。误用攻下清凉,必致不救。安神养血汤主之。实则主以仲景枳实栀豉汤,撤表邪而清里热。如兼头痛恶寒,加薄荷葱白;如兼寒热,寒多加羌活、紫苏;热多加知母黄芩。一二剂后,必复汗而解,此屡试屡验者。不可妄投补益,以致闭邪增病。”劳复中又有房劳复食劳复温病劳复气虚劳复阴虚劳复之分,详各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顾欢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南齐医生。字元平。临床常兼用道术迷信治疗。

  • 顾德华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女医家。字鬘云。江苏吴县人。长于内、妇科,咸丰年间(1851~1861年)多为士大夫延请诊病,撰有《花韵楼医案》1卷,为罕见的女中医医案著作,已刊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
  • 升丹

    出《药籢启秘》。为三仙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飞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多由肺胃积热,痰毒邪火上冲咽喉,或感受秽恶之气,郁怒而生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亦云:“此症受秽恶之气,后因怒生喉中,卒然肿胀,渐至杀人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消肿解毒。用粘子解毒汤

  • 重订傅青主女科

    见世补斋医书条。

  • 五黄膏

    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大黄、黄丹。为细末,冷水或茶水调匀,将药放芙蓉叶上,贴二太阳穴。治目肿涩痛,局部喜凉者。

  • 悬痈肿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三。即悬雍肿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阳虚证

    证名。指阳气虚衰所出现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多见于慢性疾患,因素体阳气虚弱,或病邪损伤阳气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阳虚者,火虚也,为神气不足,为眼黑头眩,或多寒而畏寒。”症见面色白,短气懒

  • 白竻花叶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土续断

    出《续古今考》。为建兰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