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养生论

养生论

养生著作,三国·嵇康著。景元中(206-263)被司马昭杀害。此文当在公元263年以前写成,是古代养生学著述中较早的一篇。该文存梁昭明太子《文选》中。其中有一段重要佚文未被选入,后载入《医心方》。佚文为:“养生有五难:名利不去,一难也。喜怒不除,二难也。声色不去,三难也。滋味不绝,四难也。神虑精散,五难也。五者必存,虽心希难老,口诵至言,咀嚼英华,呼吸太阳,不能不曲其操,不废其年也。五者无于胸中,则信顺日济,玄德日全。不祈憘而有福,不求寿而自延。此亦养生之大经也。然或有服膺仁义,无甚泰之累者,抑亦其亚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俞理初

    【介绍】:见俞正燮条。

  • 濡脉

    脉象之一。脉象浮小而无力,轻按可得,重按反不明显。《脉经》:“濡者,如帛衣在水中,轻手相得。”《脉诀汇辨》:“濡者,即软之象也。必在浮候见其细软,若中候、沉候,不可得而见也。”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

  • 刺楸皮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刺楸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痈疽神秘灸经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痈疽神妙灸经》。元·胡元庆撰。1卷。撰年不详,后经明·薛己校补。是一部用灸法治疗外科痈疽病的专书。分论十四经脉中治痈疽的主要腧穴及其灸治方法,并附插图。后有《看内痈疽诀法》一文。书中收载了

  • ①(xuàn),音义同“眩”,即眩晕之意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巨阳之厥,则肿首头重,足不能行,发为眴仆。”②(shùn),音义同“瞬”,即眼球的转动,开合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衄家不可汗,汗

  • 金镞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参见金疮肿科条、十三科条。

  • 六吕

    古代音律之六阴律。即:大吕、夹钟、仲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。参见六律条。

  • 鼻针疗法

    是指以针刺鼻上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鼻和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,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……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。”(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)。《灵枢·五色》明确指出,“明堂者鼻也。”“五藏次于中央,

  • 黑水凝翳内障

    病名。又名黑花凝翳内障、黑花臀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初患之时,不痛不痒,微有头旋眼涩,见花黄黑不定,瞳神微大,翳或青白,宜用金针拨之。”似指由某些内眼疾病所致之并发性白内障。参见圆翳内障条。

  • 人体部位名。指足跟部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阴之筋……结于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