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蒸候

八蒸候

古代医家研究小儿生理性周期变易的一种说法。《幼幼新书》引五关贯云:儿生八蒸候,每四十五日一蒸,变各有所属。一蒸肝,令目瞳子光明;二蒸肺,通于鼻,令嚏嗽;三蒸心,生神,令儿能语笑;四蒸脾,生智,令儿举动任意;五蒸肾生精志,骨髓气通流;六蒸筋脉伸,蒸后筋脉通行九窍津液转流,儿能立;七蒸骨,神定气力渐加,蒸后儿能脚行;八蒸呼吸无停息,以正一万三千五百息,呼出心与肺,吸入肾与肝,故令儿呼吸有数,血脉通流五十周。这些说法尚待研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沥泄热汤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一方。竹沥一升,生姜、芍药各四分,大青叶、栀子仁、升麻、茯苓、麻黄、玄参、知母各三分,石膏、生葛根各八分。为粗末,水煎去渣,下竹沥更煎,分三次服。治肝实热,阳气伏邪热,喘逆闷恐,目

  • 张华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涿县)人。

  • 粘不扎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豨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牛角藤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古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倪涵初治痢第三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又名补理第三方。黄连(酒炒)、黄芩(酒炒)各六分,白芍药(酒炒)四分,陈皮六分,白术(土炒)、当归、党参、炙甘草各五分。水煎,空腹服,药渣再煎再服。治下痢日久

  • 牙痛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手掌侧面,当第三、四掌指关节间之中点处。主治牙痛,下颌关节痛。直刺0.3~0.5寸;或向上斜刺0.5~1寸(图24)。图24

  • 月下红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石见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辛頞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胆移热于脑,则辛頞鼻渊。”指鼻之頞部内有辛酸感。本证常见于鼻渊。参见鼻酸条。

  • 病端

   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谨度病端,与时相应。”

  • 脑顶风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小孩无故摇头的病态。系由肝风内动所致。临床可伴有惊搐、咬牙、弄舌等。须依据具体病情,辨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