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中风

产后中风
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产后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产后气血骤虚,腠理不密,外邪乘虚侵袭所致。若感受风邪,连续十多日不解,头微痛,恶寒时时有热,心下闷,干呕,汗出。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。若症见发热面赤,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;若感受风寒,寒搏筋脉,症见筋脉挛急牙关紧闭,不省人事,身如角弓,不宜当真中风治,华佗愈风散(荆芥穗焙干,研末,每服三钱,童便调,鼻饲下之)主之。参见破伤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前阴痒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女科指归》。即妊娠阴痒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重腭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①指病在上腭。多由心脾有热,或风热过甚,致上腭肿起。形如梅子,外无寒热,内时作烦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重腭生于口上腭,时觉心烦梅子形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消肿解毒。可选用

  • 何曾

    【生卒】:198~278【介绍】:魏晋间官吏,兼通医学。陈周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曾任魏司徒及西晋丞相,穷奢极欲,纂有《食疏》,已佚。

  • 小儿囊肿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脱囊,详该条。

  • 郄穴

    经穴分类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郄,是间隙的意思,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。十二经及阴蹻、阳蹻、阴维、阳维各有郄穴一个(见表),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,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

  • 太白黄连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黄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神不安啼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片玉心书》。多由胎热,引起心神不安,入睡时热扰于心,故睡中突然自哭,并有心烦,易惊等。治宜清心安神。用安神丸。

  • 腹啼

    出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兜腮喉痈

    病名。即兜腮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李正宇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中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