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指赤白痢之下如鱼脑状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白脓上有赤脉薄血,状如脂脑,世谓之鱼脑痢也。”详赤白痢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即主药、辅药、佐药、使药。详君臣佐使条。
①证名。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,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。宜辨虚实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虚生内热,……有所劳倦,形气衰少,谷气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《素问·厥论》:“酒
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内经十二脉之一。超越寸口而上鱼际的脉象,主气有余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溢者,自寸口上越鱼际,气有余也。”
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金果榄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傅青主女科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即指滑精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