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乌贼鱼骨丸

乌贼鱼骨丸

①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方。①乌贼骨(去甲)、羚羊角龟甲(醋炙)、茯神(去木)、炙卷柏、炙鹿角胶、煨诃子皮、炙地榆当归熟地黄各一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温酒或大枣煎汤送下。治妇人气血失度,月经不止,面无颜色,食少力乏。②炙乌贼骨(去甲)、鹿茸(酥炙)、诃子皮、当归、白芍药山茱萸黄芪、炒酸枣仁、地榆、川芎覆盆子玄参茯苓(去黑皮)、熟地黄各一两半,炒荜澄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前米汤送下。治妇人月经不断,脐腹冷痛,腰腿痰疼。②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一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光皮木瓜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模樝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川椒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花椒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伏饮

    病名。痰饮之一。因饮邪伏匿于体内,或留饮去而不尽,潜伏为患。《金匮要略·痰饮病脉证并治》:“膈上病痰,满喘,咳唾,发则寒热,背痛腰疼,目泣自出,其人振振身瞤剧,必有伏饮。”治宜化饮逐邪,扶正固本。方用

  • 阴精石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玄精石,详该条。

  • 窗聋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天窗。见该条。

  • 驱蛔汤一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市南开医院)。槟榔、使君子各30克,苦楝皮15克,乌梅5枚,木香12克,枳壳6克,川椒、细辛、干姜各3克,玄明粉(冲服)9克。水煎服。功能驱蛔止痛。治胆道蛔虫症的早期,

  • 瘴疟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地方性疟疾之一。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,湿热郁蒸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疟病诸候》:“此病生于岭南,带山瘴之气,其状发寒热,休作有时,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。其病重于伤暑之疟。”

  • 墨斗草

    见《医学正传》。为墨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地黄瓜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热结小便不利

    病名。小便不利证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多由热结脏腑所致。热在肺与胃肠者,小便不利而兼见喘咳面肿,气逆胸满,脉数。宜用清肺饮、黄芩泻白散、黄连枳壳汤、清胃汤等方。热在心与小肠者,小便不利而兼见烦热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