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半日咳

上半日咳

咳嗽在午前发作者。多由胃火犯肺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上半日咳,痰稠黄,胃火也。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。”《张氏医通·咳嗽》:“上半日嗽,多属胃火,竹叶石膏汤降泄之。胃气虚者,补中益气,或五味异功,并加山栀。”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上半午咳多者,胃有实火,单石膏丸加知母、贝母;便闭喘渴痰稠者,凉膈散败毒散,古芩半丸。”参见咳嗽、午后嗽早晨嗽清晨嗽五更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牙草

    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):34,1972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刺榆子

    出后蜀《重广英公本草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裘吉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裘庆元条。

  • 水毒病

    古病名。详见水毒条。

  • 大腹子

    出《岭表录异》。为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恒山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常山,详该条。

  • ①通噤。口噤不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。”②闭结不通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阳所至,为流泄禁止。”③活动受限制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关节禁固。”④控制。《丹

  • 肾气虚

    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。多由肾阳素亏,劳累过度,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所致。包括:①肾的阴阳之气俱虚。症见滑精早泄,尿后余沥,小便频数而清,甚则不禁,腰脊痰软,听力减退,短气,四肢不温,面色少华,舌淡苔白,

  • 黄连参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外科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月经过少

    病名。亦名月经涩少、月经滞涩、经水否涩、经水涩少、经乍来乍少等。指月经周期虽准,但血量少于正常,或经行时间过短,量亦过少,甚至点滴一、二日即净。有血虚月经过少、血寒月经过少、血瘀月经过少、肾虚月经过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