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
自尊心、幻想、情思的早熟和智能的呆滞,再加上必然的后果。懒散,这些就是祸根。科学,劳动,实际工作。才能够使我们病态的,浪荡的青年清醒过来。
科学,劳动,实际工作??才能够使我们病态的,放荡的青年清醒过来。
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,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,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。
青年人陷于不义的时候,不敢对良心的镜子照一照,成年人却不怕正视,人生两个阶段的不同完全在于这一点。
青年人!你不能像风般飞扬,便应当像山般静止。
真诚个性的基石,若不在青年时代稳固地奠定,以后那基石上必将永远有一个脆弱之点。
如果青年人有经验,老年人有精力,世界将更美好
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,而不适合判断;适合执行,而不适合磋商;适合新的计划,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。
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,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,放弃自己所选择的,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,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。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。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,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。
培养青年要尊重劳动者和劳动人民的感情。
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!青年,好比百灵鸟,有他的晨歌;老年,好比夜莺,应该有他的夜曲。
对于一颗什么都需要享受的青年的心,获得幸福并不需要多少代价。
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
青年之文明,奋斗之文明也,与境遇奋斗,与时代奋斗,与经验奋斗。故青年者,人生之王,人生之春,人生之华也。
青年之文明,奋斗之文明也。与境遇奋斗、与时代奋斗、与经验奋斗。故青年者,人生之王、人生之春、人生之华也。
爱看书的青年,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,即课外书……譬如学理科的,偏看看文学书,学文学的,偏看看科学书,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这样子,对于别人,别事,可以更深的了解。
科学给青年以营养,给老人以慰藉;她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,她在你不幸的时刻保护着你。
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,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,人生就没有意义。
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时光。
教师个人的范例,对于青年人的心灵,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。
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。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,他们只须饭来张嘴,上课就念书,什么也不管,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,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。
开弓岂有回头箭,“退缩”二字不应属于青年人。
青年人最强烈的要求莫过于被人理解。
人类最爱歌颂和赞美的是初恋,但在那个说不清算是少年还是青年的年岁,连自己是谁还没有搞清,怎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情感选择?因此,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,而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,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;在这种赞美和糟践中,人们会渐渐成熟,结识各种异性,而大抵在中年,终于会发现那个“唯一”的出现。但这种发现多半已经没有意义,因为他们肩上压着无法卸除的重担,再准确的发现往往也无法实现。既然无法实现,就不要太在乎发现,即使是“唯一”也只能淡然颔首随手挥别。此间情景,只要能平静地表述出来,也已经是
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。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、兄长、老师的某种依赖,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;对于领导和组织,似乎更贴近了,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,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;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,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。于是,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