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诗词古文>窦参生平

窦参生平介绍

窦参(733~792年),字时中,中唐大臣。平陵(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)人。工部尚书窦诞之玄孙。以门荫累官御史中丞。参习法令,通政术,“为人矜严悻直,果于断”。唐德宗时以为宰相,“阴狡而愎,恃权而贪”,因故贬至柳州(今广西柳州市),宣武节度使刘士宁送给窦参绢五十匹,湖南观察使李巽上疏检举他“交通藩镇”。德宗怒欲杀之。陆贽替窦参说情,才未被杀,贬作郴州(湖南省郴州市)别驾(总秘书长),隔年,再贬驩州(现越南荣市)司马。不久赐死。全部家产、奴仆送至长安,连头上戴的发簪也充公。>>查看窦参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窦参父窦审言,闻喜尉,以参贵赠吏部尚书。窦参出身于官宦世家,年少时性格刚强,喜爱学习法律。初以门荫任万年县(在今陕西西安市)尉,后调奉先县。该县有一权贵之子酒醉后欺厚胞妹,其父无能力阻止,气愤而死。窦参依法将这个恶棍打杀,全县吏民皆惧服窦参的威严,后被提升任大理寺司直。

  婺州(今浙江金华县)刺史邓珽贪污银800缗,宰相极力袒护,准备从轻处理,不让抄没其财产。德宗皇帝命朝臣商议,多数人为讨好宰相而同意从轻处理,但窦参依据律令争辩,认为应当依法处置,终于使朝廷依法抄没了邓的财产。他即被升为监察御史。又有湖南观察使府判官马彝被权贵诬陷下狱,经他核查予以平反,再升任御史中丞。

  他在御史任上,揭发官吏的不法行为不讲面情,不畏权势,多次和宰相争论。德宗皇帝几次召见他,听取他对国事的见解,颇受器重,被加授兼户部侍郎。虽受宰相排挤,但他行事仍好专断,有神策军将军孟华作战有功,被人诬陷其有谋反罪;龙武将军李建玉作战中被吐蕃俘虏,部下有人告其通敌。两人皆定为死罪,他坚持查明事实真相,平反了两桩冤案,受到朝野称赞,因此,再升任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领度支、盐铁使。

  他得皇帝宠信,掌握了大权,从此行事专横,又以权贪利,皇帝每次召集宰相议事,事毕当别人散去时,他总要逗留皇帝身边,向皇帝进言,意欲独专朝事。他在朝中和各地树植了许多党羽,依靠这些亲信告密,使各地官员皆畏惧他的权势,淄青节度使李纳就曾以重金贿赂他。他的族侄窦申时任给事中,受到他的庇护,多行不法之事。凡新任职的官吏大多要到窦申处拜访行贿,或探听朝事。德宗皇帝曾告诫窦参,要他训斥其侄,但他并不理睬,任其所为,引起好多官员同时揭发窦申的受贿罪,德宗才将窦申贬为道州司马。同时以窦参有管教不严之责,将他贬为郴州别驾。在他去湖南郴州贬所时,湖南观察使李巽又揭发他曾接受了宣武节度使刘士宁的贿赂。德宗大怒,欲杀,经人讲情,再贬骧州司马,抄没其家产和奴婢。因宦官在皇帝前不断进言,致窦参被赐死于邕州(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何赞

    何赞(1485-1544),字尧卿,号瑞山,黄岩城内后巷人。

  • 王庭珪

    王庭珪(1079~1171)字民瞻,自号泸溪老人、泸溪真逸,吉州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性伉厉,为诗雄浑。乾道八年(1172)病逝,终年92岁,去世后葬于安福县山庄乡下沙村长甫村后山腰,胡铨撰写墓志铭碑。王庭珪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诗人。他个性刚直,辞官归隐,曾因诗送胡铨而被贬辰州。靖康之变而后他表现出对国家忧患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,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,诗文词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。

  • 陈瓘

    陈瓘(1057-1124年),字莹中,号了斋,沙县城西劝忠坊人。宋元丰二年(1079年)探花,授官湖州掌书记。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、越州、温州通判、左司谏等职。陈瓘为人谦和,不争财物,闲居矜庄自持,不苟言谈,通《易经陈瓘于书法,造诣亦颇深。真迹传世唯《仲冬严寒帖》。李纲曰:“了翁书法,不循古人格辙,自有一种风味。观其书,可以知气节之劲也。”邓肃曰:“开卷凛然,铜筋铁骨,洗空千古,侧眉之态,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。”明陶宗仪曰:“精劲萧散,有《兰亭》典型”。由是观之,其书法出神入化,可谓高妙矣。

  • 程洵

    程洵,字允夫,南宋婺源(今属江西省)人。为朱熹门人,潜心理学,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始出任衡阳主簿。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,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,一时“士友云集,登其门者,如出晦庵之门”(清康熙《衡州府志》)。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,旧志收录4首。曾为衡阳花药山杜(甫)黄(庭坚)二公祠作记,并编纂首部《石鼓书院志》(后散失)。后任卢陵录参,以伪学去官。著有《克斋集》。

  • 叶小鸾

    叶小鸾(1616~1632)明末才女。字琼章,一字瑶期,吴江(今属江苏苏州)人,文学家叶绍袁、沈宜修幼女。貌姣好,工诗,善围棋及琴,又能画,绘山水及落花飞碟,皆有韵致,将嫁而卒,有集名《返生香》。

  • 袁尊尼

    苏州府长洲人,字鲁望。袁帙子。工诗文,善书。嘉靖四十四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厌为高拱草青词,乞改南。官至山东提学副使。有《礼记集说正讹》、《鲁望集》。

  • 余士奇

    余士奇,字才伯。东莞人。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(一五九八)进士。署寿州教谕,分校河南。历宁国知府。民国张其淦《东莞诗录》卷一八有传。

  • 陈森

    陈森(约1797~约1870),字少逸,号采玉山人,又号石函氏,江苏常州人。他科举不得意,道光中寓居北京,熟悉梨园旧事,遂以清代乾隆、嘉庆中优伶生活为题材,写出《品花宝鉴》前30回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作者自广西返京,始成全书,共60回。

  • 陈蔼如

    陈范(1860~1913)本名彝范,晚年更名蜕庵,字叔柔,号梦坡、退僧退翁,别号有梦通、忆云、锡畴、瑶天等,湖南衡山人。陈钟英仲子。是一位精通诗文、很有气节的清末报人,也是中国最早提出节制生育人口的人。

  • 成鹫

    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