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王智兴
王智兴(758年-836年),字匡谏,怀州温县(今属河南)人,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,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,太子詹事王缙之子,唐朝官员、将领。太和年间(827年─835年),率军讨伐李同捷有功,封雁门郡王,进位侍中。历任河中尹、宣武军节度使等职。开成元年(836年),王智兴病逝,时年七十九岁,追赠太尉,葬于洛阳榆林之北。
- 王绶
约为中唐时人。生平无考。日本存唐抄本《新撰类林抄》卷四,录王绶诗1首。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
- 赵彦端
赵彦端(1121~1175)字德庄,号介庵,汴人。工为词,尝赋西湖谒金门词,有“波底夕阳红湿”之句。高宗喜曰:“我家裹人也会作此”!……"乾道、淳熙间,(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)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。终左司郎官。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,有介庵词四卷,及介庵集十卷,外集三卷,均《宋史艺文志》并行于世。
- 王鏊
王鏊(1450—1524)明代名臣、文学家。字济之,号守溪,晚号拙叟,学者称震泽先生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,成化十一年进士。授编修,弘治时历侍讲学士,充讲官,擢吏部右侍郎,正德初进户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博学有识鉴,有《姑苏志》、《震泽集》、《震泽长语》。
- 谢铎
谢铎(1435年~1510年),明朝时太平县桃溪(今温岭市大溪镇)人,明藏书家、文学家。字鸣治,号方石,祖籍黄岩。天顺八年(1464年)进士,入翰林院为庶吉士,次年授编修。成化三年(1467),谢铎参加编修《英宗实录》,后升侍讲。弘治三年(1490)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。次年辞官回乡,家居十年,先后有数十人举荐。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,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。谢铎72岁告老还乡。谢铎博通经史,文学造诣极深。死后赠“礼部尚书”,谥文肃。
- 赵应元
赵应元,字葆初,一字肖鹤。新会人。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(一五九五)进士。初令无锡,擢虞部主事,晋郎中。会奉使易州,取道归省,寻卒。有《栖玄集》、《史粹》、《葩经》、《至言》等书。清温汝能《粤东诗海》卷四二、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九有传。
- 张选
(1494—1568)常州府无锡人,字舜举,号静思。嘉靖八年进士。授萧山知县。擢户科给事中。谏世宗遣郭勋代享太庙,谓“更不亲行,则迹涉怠玩”。帝大怒,执至阙下杖八十,杖折者三。昏死,以良药得苏。削籍,而名震海内。穆宗初,起通政参议,以老致仕。有《张静思文集》。
- 周映清
周映清,字皖湄,归安人。同县乾隆甲戌进士、湖南布政使叶佩荪室。有《梅笑集》。
- 周金然
江南上海人,字广居,号广庵。康熙二十一年进士。官洗马。工书法,告归时以平生所书进呈圣祖。有《广庵全集》。
- 柳开
柳开(947~1000)北宋散文家。原名肩愈,字绍先(一作绍元),号东郊野夫;后改名开,字仲涂,号补亡先生,大名(今属河北)人。开宝六年进士,历任州、军长官,殿中侍御史,提倡韩愈、柳宗元的散文,以复兴古道、述作经典自命。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,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。作品文字质朴,然有枯涩之病,有《河东先生集》。诗作现存八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