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ū

【源】颛顼氏之后有顼氏(6,17,60)。 【布】上海(91)、辽宁(92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朔州及晋中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 “颛顼氏之后有顼氏。”此以祖辈名号为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uǎn【源】北魏时改和稽氏(亦作缓稽、如稽)为缓氏(7,11,12,15,17)。 【望】代郡(17,418)。 【布】明时湖北保康有此姓(24,62),今北京有此姓。 【人】缓邵,三国时人,

  • 读音:Tián田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。陈公子完避祸逃至齐国,食采于田,后以封地为姓氏。二是为黄姓所改。据《明史》所载,明初黄子澄,上削藩之策而被怨恨的割据者所杀,其子

  • 阿伏于

    读音:ā fú yú代北姓,后改为阿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,《魏书·官氏志》收载。(按: 疑此即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所收之“阿伏干”,盖因 “干”、“于”形近而

  • 阿于

    读音:Āyú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shuāi【源】 春秋时晋文公原大夫赵衰之后,以名为氏(15,21,60)。【布】 河南潢川有此姓。【人】 衰光前,明平度州人,任训导,见《益都县志》(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台湾(6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等地有此姓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读音:Pǒ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榆次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é【音】 又音㜐(Yǐ)(15,21)。【源】 ①娥陵氏,女娲之臣,制都良管(乐器名),见《帝系谱》。娥姓当为其后(60,62)。②古夸娥氏之后(17)。③舜妃皇娥,其后有娥氏(9

  • 读音:Lú【源】 鑪本作鑢,见《释文》(11,60)。春秋时楚国有此姓,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,17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鑪金,春秋时楚大夫,见《左传》(1

  • 读音:zé见《姓苑》。泽义,陈州人,洪武中举同知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