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uò

【源】 ①舜友有雒陶,为雒姓之始(60,62)。②春秋时雒国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之雒阳故城),为任姓小国,后以国为氏(17)。③此姓乃以水为氏。雒水即洛水,源出陕西雒南县冢岭山,汉火行忌水,故去水加隹(7,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418)。【变】 或作洛、络(17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雒功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雒昂,明时陕西三原人,嘉靖进士,历右副部御史,巡抚河南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 今天津之武清,辽宁之清原,黑龙江省之嫩江,内蒙古之乌海,河北之辛集、围场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永登,四川之南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源: ①其据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云: “舜友雒陶,为雒姓之始。一作 ‘雄陶’。” (按: 为“雄陶”者,岂雄姓之始耶?姑存疑。) ②其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转引 《汉书·注》 云: “汉火行忌水,故去 ‘水’ 加‘隹’,此姓乃以水为氏。” 依此说,则雒氏当由 “”氏所改。“火行忌水,故去 ‘水’ 加 ‘隹’” 之说近乎玄妙,漢 (汉) 真个 “火行忌水”,何以 “漢 (汉)”命国?何不将“”亦“去水加隹”而为 “難 (难)”国? 姑妄言之,姑妄听之。

汉代有雒功; 明代有雒佥,洪武间都御史; 又有雒铭,弘治进士; 又有雒昂,副都御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魏书》并王述民 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收载,“北魏有诘归之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倮愛

    读音:Luǒài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呼達爾

    读音:Hūdá’ěr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骁骑校遮尔忒之妻为呼达尔氏(260)。

  • 巴爾達

    读音:Bāěrd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巴尔达、蜚悠城等地(23,63,180,260)。以地为氏。【人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白极图之妻为巴尔达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巴尔达及蜚悠城等

  • 斫胥

    读音:zhuó xù【源】 汉时复姓,见《姓苑》(9,17,21)。【望】 平阳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广韵》云: “斫,汉复姓有斫胥氏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

  • 读音:Yì【源】 见《正字通》(76,80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正字通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亦收,其注云: 以驿站为姓氏。

  • 浩羊

    读音:hào yáng【综】 春秋时有齐大夫浩养嘉(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齐大夫浩羊嘉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以之“为此姓之始”

  • 贺娄

    读音:hè lóu本代人,以国为氏。孝文改为娄氏。亦作楼氏。(见《姓谱》)贺娄,代人,本居漠北,以国为氏,孝文改为娄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景牛

    读音:Jǐngniú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Ōu【源】 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,镇守东瓯(故城在今浙江永嘉西南30里),后因以为氏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古文瓯、沤、欧通用(17,62)。【望】 东越(17,4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