閬
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之裔困于阆(故城在今四川阆中西),因氏(17,62)。一说,宜以阆中郡为姓(60,62)。②周惠王阆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引 《姓氏寻源》注其源: ①“宜以阆中郡为姓。” 阆中,古郡名,即今四川阆中县。此当以地名为姓。②“或周惠王阆之后。”此则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。
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之裔困于阆(故城在今四川阆中西),因氏(17,62)。一说,宜以阆中郡为姓(60,62)。②周惠王阆之后,以名为氏(60,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引 《姓氏寻源》注其源: ①“宜以阆中郡为姓。” 阆中,古郡名,即今四川阆中县。此当以地名为姓。②“或周惠王阆之后。”此则以名为氏,系出姬姓。
读音:Zā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iǎn向以父德,任为辇郎,当以官为氏。(见《汉书·刘向传》)
读音:jiāo【源】 ①浇(夏时寒促之子)之臣椒,浇使求少康者,见《左传》。其后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,食邑于椒(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),谓之椒举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
读音:Hédān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单氏(12,27,60)。一说,改为纥氏(6,70)。 【人】 纥单瑶,唐时日者(6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后或
读音:Hǎsūtè【源】 哈苏特,元时蒙古部落名,以部为氏,见《元史·国语解》(24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元代蒙古部族名,以部为氏,延续至清,为清代蒙八旗姓氏之一。
读音:Cí【综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雌栗靡”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íbùtè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。清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什布忒氏,蒙古镶白旗人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嘉庆时宣化镇总兵观祥,姓此氏。
读音:Wúnǔgǔqín/Unugucin【综】 清蒙古镶蓝旗中有吴努古秦氏(259)。
读音:Kāěrlāh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吉林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A-gétǎqì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