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芦
与“长卢”同。
与“长卢”同。
读音:Wūsū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系乌古孙之省文(71)。【望】 河西(17,23,60,418)。【人】 乌孙讹论,金时历任猛安加昭武大将军、唐州刺史、石垒部族节度使(21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
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7)。乌桓有钦姓(60,62)。乌桓为汉时东胡一部,变名乌丸,散居今河北、山西二省边外,汉末为曹操所破,逐散于嫩江之北(62)。【望】 河间(17,4
读音:Dādā’ér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荅荅尔歹氏(13)。【变】 亦作〔塔塔歹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塔塔尔岱〕(24)。
读音:Suǒlú【源】 ①索卢,北魏时置县,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15里。以地为氏(60)。②北魏时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索罗〕(60,62)。【望】 淮
读音:Qǐshīmíér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乞失迷儿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克实密尔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姓氏,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
读音:J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únliáng【源】系自嬴姓,见《潜夫论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录》云: “赢姓之后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Mòkēlǐ【综】清正红旗蒙古闲散三格之妻为莫柯里氏(260)。
读音:P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普陀(297)、山西平陆(298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 hóu lú莫侯卢氏,代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