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é

【源】 ①郃氏即合氏,以地为氏(60,62)。郃或即战国时魏邑合阳,故城在今陕西合阳。 ②北魏时改大莫干氏为郃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5,17,27)。【望】 平卢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辽中(293)、上海嘉定(351)、贵州黎平(358)、湖南湘潭(373)、江苏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清原、山西之太原、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郃氏,即合氏。以地为氏。”郃,春秋宋邑。宋桓公之孙向戍食采於郃 (亦作“”),遂以邑为氏,系出子姓。②郑樵注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大莫干氏改为郃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Pi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春秋时齐有骈邑,或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山西平陆(298)、河南汤阴(292

  • 烏魯

    读音:Wūlǔ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,世居乌喇、叶赫、扎库木等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乌噜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烏納爾

    读音:Wūnà’ěr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乌纳尔氏(256)。

  • 读音:Jiǒng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人】 迥克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汉代有迥克。

  • 阿

    读音:ā lún高车十二姓,七日阿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  • 查薩克

    读音:Zhāsàkè【综】 清镶白族蒙古马甲巴图之妻为查萨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yán出自齐毋盐大夫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鲁国先贤传有北海相盐津。(见《广韵》)

  • 塞克圖

    读音:Sàikètú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土默特、科尔沁等地(23,63,260)。【人】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林住之妻为塞克图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土默特及科尔沁等地方,为蒙八旗

  • 太山

    读音:tài shān【源】 相传黄帝相太山稽之后有太山氏(11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大山〕(7,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列子·注》云: “黄帝相有太山稽,后以为

  • 阿爾吉

    读音:E-'ěrjí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布祐之妻为阿尔吉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