貜且
【源】 春秋时邾国,曹姓,古帝颛顼之裔,为周武王所封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。邾定公名貜且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(17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曹姓。《姓源》: 邾定公支庶之后。” (《姓觿》)邾定公名玃且,此以名为氏。
【源】 春秋时邾国,曹姓,古帝颛顼之裔,为周武王所封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。邾定公名貜且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(17,63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曹姓。《姓源》: 邾定公支庶之后。” (《姓觿》)邾定公名玃且,此以名为氏。
读音:Q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单哀公之子顷公之后,见《希姓录》(63)。亦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·僻姓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
读音:Yì【源】同懿,见《直韵》(86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载, 其注引 《集韵》 曰: “㱅, 姓。古作懿。”
读音:Jué【综】 吐谷浑人姓。北魏太宗时吐谷浑别帅掘逵,率众降,见《通鉴》(24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亦载。未详其源。“唐代有掘罗勿”。(按:此为《姓氏
读音:shuì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建平信陵县有税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鱼台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、郫县等地均
读音:qǐ qǐ【源】 唐时渤海郡有乞乞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人】 乞乞仲象,唐时粟末靺鞨首领,其子大祚荣建渤海国,以大为氏(436)。一说,乞乞仲象姓舍利(7,60)。历史上渤海国姓氏。《
读音:Duōzú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元代有赵阿克盘·图伯特乌斯藏,为多族氏。《元史》有“传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译作“掇族”氏。
读音:Hūxīn/Quca【综】 蒙古人姓。元时改为忽氏(91)。忽辛系元时回回人名,或以名为氏。
读音:Kuāng【综】 或为匡姓分支(91)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今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北方有(此姓),为匡姓分
读音:qìng shī吴后有庆师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Nò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獳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源于姬姓,‘卫公族支庶之后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