詁
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、《合璧事类》(17)。《元和姓纂》云:诂非古,今无传,恐即古姓也(17)。
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、《合璧事类》(17)。《元和姓纂》云:诂非古,今无传,恐即古姓也(17)。
读音:F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高州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东平、山西之运城、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Èlǐ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鄂礼克达赖,清蒙古镶蓝旗人,世居察哈尔,顺治中从征河南有功,后征甘州阵亡,赠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
读音:Huǐ/Hoei,Hwe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北京有此姓。
读音:Zàn【源】 ①赞君,古之善相马者,其后有赞氏(60,62)。②唐时有赞善官名,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翊赞,比谏议大夫,后以官为氏(62)。清有赞礼郎,掌管祀典赞导,以官为氏(91)。③唐时南诏国人
读音:Shùjiǎ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其先为金时女真姓术甲氏,至元时有改写为述甲者。至元十三年浙江慈溪县尹述甲寿德,见《延祐四明志》(399)。
读音:bù【音】 古音彪(Biāo),见《正字通》(60,63),音Bù(76)及Fǒu(91),均误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9,1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(91)
读音:yōng【源】 庸,商时诸侯国(故城在今湖北竹山东南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7,15,17,60)。【望】 胶东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德昌(333)、山东新泰(359),江西
读音:xíng rén【原】 《周礼》大行人之后,有行氏,即行人氏(12,21)。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行人子羽,春秋时郑人(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
读音:Zh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南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载,未
读音:Xǔ【源】 见《姓谱》(444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汉语大字典》音xù,未注明其为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