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Róng

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,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。

融姓历史人物有祝融,他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,相传为炎帝的后人,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,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,被后世奉为火神。共工作乱时,他奉命前去讨伐共工。融姓始祖祝融氏因拓展领地而南迁,融姓在江西南康郡形成郡望。

融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七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颛顼帝裔孙黎,为高辛氏火正,寔能光融天下,以功大,故号祝融,后人氏焉(3,7,9,12,17)。【望】南康(17,418)。【布】江西新余(40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马关、河南之义马、河北之昌黎、山西之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祝融氏之后也。”以名为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ā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刹利邪伽

    读音:chà lì yē jiā【综】 唐时南蛮波利国王姓刹利邪伽,名护路那婆(7,24,60)。亦作〔生利邪伽〕(7),误作〔刹剥邪伽〕(24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隋书

  • 薩古

    读音:Sàgǔ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tú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当系司徒氏、徒人氏、徒何氏所改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四川(59)、台湾嘉义(68,261

  • 读音:fù【源】 ①指腹为姓,如足氏、首氏、手氏之类(60,62)。②焉耆国相有腹氏,见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(60,62)。焉耆国系西域小国,(故城在今新疆焉耆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【人】

  • 读音:Róng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,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。融姓历史人物有祝融,他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,相传为炎帝的后人,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,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,被

  • 闻人

    读音:Wén rén闻人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春秋时,鲁国大夫少正卯,学问、口才都很好,与孔子同时聚众讲学,好几次把孔子学生吸引过去,大家却称其为“闻人”,后孔子以“危言乱政”罪诛少正卯。少正卯

  • 读音:Hú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帝尧之后(5,63)。晋大夫士縠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氏寻源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以祖辈

  • 读音:dàn【源】 晋末十六国时后秦氐族人姓(60,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噉(15,21)。②唐会昌年进士啖鳞,避唐武宗讳改姓澹(6,21,70)。【望】 河东(15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大

  • 宣于

    读音:xuān yú【源】 当系鲜于氏之异译(242)。【人】 宣于修之,东晋末前汉王刘渊之太史令,见《前赵录》(7,9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