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o

【源】系自偃姓。春秋时绞国在随唐之南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7)。或,周文王之师绞时子斯之后(60,62)。 【变】亦作佼(12)。 【望】汉阳(418)。 【布】台湾新竹(68,261)、云南鹤庆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说苑》注云: “文王师绞时子斯。是绞姓(之)所出。”②郑樵注云: “《左传》: 绞国在随、唐之南。”绞国为楚所灭,后以国为氏。“汉光武时山阳盗长佼强。‘佼’ 即 ‘绞’ 也,后人以为氏,故更从 ‘人’。”周代绞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刹利

    读音:chà lì【源】 ①天竺(今印度)贵姓有刹利氏,见《梦溪笔谈》(20,60)。 ②隋、唐时南诏单单国王姓刹利。见《隋书》(24,60)。③师子国王姓刹利,见《通典》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

  • 烏蘭德格爾

    读音:Wūlándégé’ěr【综】 清正黄旗蒙古领催安顺之妻为乌兰德格尔氏(260)。又,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吴兰得格垒(259),正蓝旗满洲领催富哈产之妻为乌兰德克累氏(260),〔吴兰得格垒〕、〔乌

  • 子囊

    读音:zǐ ná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子囊带之后(6,7,17,60)。②系自芈姓,春秋时楚国公子贞,字子囊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巴達克

    读音:Bādák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鸟枪护军五十五之妻为巴达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shē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(63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伸意

  • 读音:Qiáo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召公奭之子盛,封于谯(故城在今安徽亳县)为谯侯,子孙因以为氏(60)。②春秋时曹大夫食采于谯,因氏(12,17,21)。③系自姜姓。许灵公之后(17)。【变】 或与

  • 祭公

    读音:jì gō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公子祭公谋父之后(7,17,60)。祭,周国名,姬姓伯爵。邢茅胙祭,则祭之初封,畿外之国也。周穆王时有祭公谋父,今有祭伯,世仕王朝,见《路史》(87)。《中国古

  • 熱黑

    读音:Rèhēi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尔吉家支,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(132)。

  • 玉耳別里伯牙吾台

    读音:Yù,ěrbiélǐbóyáwútái【源】 元时人姓。伯牙吾台即巴约特,玉耳别里系山名,合族名、山名为姓(24,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埒巴尔巴约特台〕(24)。【人】 和尚

  • 單于

    读音:Chányú【源】 ①源于东戎,系自挛鞮氏。汉时匈奴左贤王去卑降汉,以单于为姓(69)。②南北朝时后周有此姓,必其先曾为单于,子孙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1,63)。【变】 后有改姓单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