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納合

納合

读音:Nàhé

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 合,金女真部落,亦作〔纳喝〕,部人居耶悔水(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)等地(397,426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哈塔氏(24)。亦作〔纳喝〕(426)。【望】 广平(60,71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纳合椿年,本名乌野,金时累官殿中侍御史,后改任监察御史(56,71)。


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金姓,望出广平。” 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俱作 “纳哈塔”。

金代有纳合·蒲剌都,大名路猛安人,户部尚书;又有纳合·椿年,本名乌野,“金初制女真字,立学宫於西京,纳合·椿年与都部儿童俱入学,最号警敏。”

至清代,纳合氏融为满族,清人译作 “纳哈塔”,或作“那哈塔”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称: “原为女真族姓氏,现代仍有此姓。” 可供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墨特

    读音:Yīmòt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达赉之妻为伊墨特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kān【源】 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仲堪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【望】河东(418)。【布】江西广丰(328)、萍乡(371)、峡江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哈機納喀

    读音:Hàjīnàkā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哈机纳喀氏(256)。

  • 子孔

    读音:zǐ kǒ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嘉,字子孔,其后以字为氏(4,7,12,17,60)。又春秋时郑司徒孔之孙孔张,字子孔,其后亦为子孔氏(4,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子韓

    读音:Zǐhán【源】 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韩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4,60,62)。【人】 子韩皙,春秋时人,见《左传》(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齐顷

  • 木染

    读音:Mùrǎn【综】 景颇族姓。属景颇支系,世居云南梁河邦角乡,亦作〔木然〕,汉姓有尚、杨、马三姓(166,167,168)。

  • 读音:pán出盘瓠氏之后,与冉、元、巴、李、田为巴南六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  • 执失

    读音:zhí shí北蕃酋师有咄密支颉利发,姓执失氏,生思力,降唐,为定襄州都督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巴魯達

    读音:Bālǔ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,清乾隆时有总兵德福,姓此氏。”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收巴鲁特氏之别译。“德福”,当即 “拜材德

  • 潘耶

    读音:Pānyē【源】彝族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