祩
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祩宏,高僧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曹玉林、鄂木尔《新编注音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祩宏,高僧。
读音:Wǔy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为许姓所改,析字而为复姓“午言”。)
读音:Jiàngl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姓谱》云:“即匠丽氏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复姓,即 ‘匠丽’ 也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 ‘闰月乙卯,厉公游匠骊
读音:shù qí【源】 ①春秋时邾大夫庶其之后(6,7,9,12,60)。②春秋时莒纪公庶其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邾大夫庶其之后。
读音:Gē戈姓。夏禹的后代分封于戈,以国为姓。戈姓早期在河南一带活动。关于戈姓历史人物有这样一联:“一门双进士,两朝四画家。”上联说的是清代戈涛、戈源兄弟,献县人,皆举进士。下联说的是明清两朝
读音:Qí齐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姜姓。姜太公被封于齐,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卫国大夫齐子之后,以祖字为氏。三是出自是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唐代宣
读音:Cuó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 “蹉” 据《唐书·段文昌传》 云: “彭濮大酋之姓。一作 ‘嵯’;又作 ‘’。”宋代有嵯峨。
读音:Wéinǜ【综】 西夏人姓(31)。一作〔嵬〕(95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威纽〕(24)。
读音:b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湖北钟祥(388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彬宝,晋时江夏人,见《陶侃别传》(11)。彬霁,唐时人,撰《秘苑状启》四卷(15,21,60)
读音:Líshuǐ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Dàlǐ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希姓录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源於姬姓,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后。”周太王,即古公亶父; 太伯,即吴太伯,吴国始封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