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ǎn/Chaan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公孙侨,异名子产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秦大夫改产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彭城(17,21,418),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中(68,261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产麟,明时江西瑞昌人,永乐丁酉举人,任兵部主事(15,21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嚕特

    读音:Wūlūtè【源】 ①清蒙古八旗姓。乌噜特系地名,以地为氏(23)。凡三派,出西拉木楞(一作锡喇穆楞)、巴岳特(一作把岳忒)、察哈尔等地(23,63,260)。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乌噜特氏(

  • 豆陳

    读音:dòuchén【源】 南北朝时敕勒一部落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烏林荅

    读音:Wūlíndá【源】 ①金时女真人姓。乌林荅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(71)。②金时赐杨沃衍姓乌林荅氏(71)。【望】 广平(60,71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蔡氏(13,21,71)。②亦作〔乌林答〕、

  • 莫贺弗

    读音:mò hè fú契丹酋帅有莫贺弗氏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奚計盧

    读音:Xījìlú【源】 北魏孝文时改代北奚计卢氏为索卢氏(7,17,27,44)。【变】亦作〔奚斗卢〕(17,27,44)、〔奚什卢〕(12,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魏书

  • 读音:Kàng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地名。春秋时有贵族受封于亢父,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,称亢氏。二是源自先秦时卫国大夫三伉之后,以祖名为氏,称伉姓。后来去“亻”旁成亢姓。亢姓早期主要居

  • 读音:J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沂水(332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河北永清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

  • 大皏

    读音:Dàlín【源】 ①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大临之后有大临氏(60,62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大临之后(6,60)。

  • 读音:Lì现行傈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马关有分布。显而易见,此乃以民族之称为姓。此姓系马关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太公

    读音:tài gōng【源】 ①太公叔颖之后有太公氏,见《世本》(4,17,23)。②系自姜姓。周太公吕望(即姜子牙)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大公〕(7,24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