甕
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甕蕙,明时安肃人,嘉靖丙辰进士,历兵部郎中、怀庆府知县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围场、卢龙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,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以盛器为姓氏。”
【源】见《正字通》(86)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 【变】今亦俗作〔瓮〕。 【布】河北隆化(344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南镇平(62)、息县(302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甕蕙,明时安肃人,嘉靖丙辰进士,历兵部郎中、怀庆府知县(15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围场、卢龙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忻州,云南之河口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以盛器为姓氏。”
读音:Zhòng/Jong,Ju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上海嘉定有此姓(351)。
读音:Dájíluòdùn高山族姓氏。乃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其姓名构造颇似汉族,先姓后名。如: 达基洛顿·密翁; 达基洛顿·拉尼雅赫; 达基洛顿·海旺。见《中国人的姓
读音:Nàxīér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纳昔儿·哀丁。”或译作“那昔儿·累丁”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guó shì主国之卜筮者以为氏。(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)
读音:Jítè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ǘ【源】 元人狗驴、买驴之后有驴氏(60,62,63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有此姓,见《池北偶谈》(60,62,25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
读音:Hào【源】 与昊、皓两姓通(60,62)。源出西方(泛指中国西北地区),见《姓谱》(6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谱
读音:qiě yú【源】 春秋时营大夫食采于且于(故城在今山东营县境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‘莒大夫食邑,因氏。’
读音:A-fúgānniú【综】 彝族姓。汉姓为申或沈,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Yǐng【源】颍,春秋时郑地(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),颍水所出,郑大夫考叔为颍谷封人,因氏(7,9,11,12,60)。 【变】亦作颖(60)、〔頴〕(19,21,62)。 【望】陈留(17,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