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夫
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(17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希姓录》注云: “源于子姓,宋微子之后。”②其注引 《姓觿》 云: “皇父氏之别派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王父”则称: “一作 ‘王夫’。”
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(17)。
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希姓录》注云: “源于子姓,宋微子之后。”②其注引 《姓觿》 云: “皇父氏之别派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王父”则称: “一作 ‘王夫’。”
读音:T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āo/Jiau,Jy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读音:Yìn印姓的来源为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郑穆公子睔(gǔn),字子印,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,以祖字为姓,为印氏。源自郑国公族的印姓,在今陕西的大荔一带繁衍生息,并向全国各地播迁。印姓历史人物
读音:tú fǔ【源】 春秋时漆雕凭徒父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徒父祺,战国时赵大夫,见《史记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当是漆雕凭徒父之后
读音:Y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元有呦里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Duàn【源】 黄帝庶子姞姓之裔封于断,晋地有断道(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之断梁城)是也,后以国为氏(4,17,60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阳
读音:Bótè金代契丹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本辽之部名,金大定间始定为姓氏。为 “奚王五族”之一。《辽金元姓谱》译作“伯德”,参见该条。
读音:wēi【源】 ①系自妫姓。战国时齐威王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2,17,60)。②西域部族姓(91)。【望】 南安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,安徽淮
读音:Su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5,91)、《汉语大字典》(86)。北京(91)、河南内黄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
读音:Xièsèluó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魏书》注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。后改为罗氏。”(按: 疑“解”乃“斛”之误,“解瑟罗”即 “斛瑟罗”之讹。姑存疑,参见“斛瑟罗”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