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濮阳

濮阳


读音:Púyáng

濮阳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上古时炎黄部落首领颛顼帝高阳氏曾建都濮阳,其后代以地名为姓。

濮阳姓发源于河南,望族居于博陵郡(今河南濮阳)、平陵郡(今山西文水东)。

濮阳姓历史人物有三国时期东吴大臣濮阳兴,年轻时就名闻江东,孙休时官至丞相,封外黄侯。后为孙皓所杀。

濮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二十四位。


濮阳氏,其地在今澶州,后汉外黄令牛述,以濮阳潜为主薄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)

以地为氏,地在澶州。(见《陈留风俗传》)

▲<三国吴>濮阳兴,陈留人,丞相。<明>濮阳成,广德人,武德将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ī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㽮, 即 “星”, 疑为星姓之分族。)

  • 努特

    读音:N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(259)。

  • 公户

    读音:gōng hù徐氏弟子公户满意。(见《汉书·儒林高生堂传》)颜师古注:“姓公户,名满意也。”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云: “即公扈氏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 有公户

  • 读音:cái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扃吾

    读音:Jiōngwù【源】 古有扃吾子,隐者,见《广韵》(63)。

  • 叱閭

    读音:Chìlǘ【综】 《金石录》有北魏孝明帝神龟之年,叱闾神宝修阙城铭(阙城铭一作城关铭跋)(27,70)。一说,叱闾即叱卢,闾系卢之声变(242)。一说,叱闾神为姓,宝为名,〔叱闾神〕即叱吕引之异

  • 读音:xù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附序之后,以父名为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又见《姓苑》(11)。【望】 东鲁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序点,春秋时人,侍孔子(15,2

  • 读音:kě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阿伏干氏、可地干氏、可地延氏均改为可氏(7,60,62)。亦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布】 山西和顺(15)、汾阳(278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东新

  • 昭涉

    读音:zhāo shè【综】 汉功臣表有平州共侯昭涉掉尾,以击臧茶功,侯千户。子戴侯种,种子怀侯它人,它人子孝侯马童,马童子昭涉昧失侯。汉元康四年掉尾玄孙涪不更福,诏复其家(7,21)。亦作〔昭沙〕(

  • 阿喇勒岱

    读音:Ālǎ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译作 “阿儿剌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