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舒布
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、呼伦贝尔镶白旗中均有永舒布氏(260)。又,清驻防新巴尔虎镶白旗中有永西布氏,世居呼伦贝尔。又,清驻防镶白旗中有永舍布氏(259),〔永西布〕、〔永舍布〕等似均为永舒布之异译。
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、呼伦贝尔镶白旗中均有永舒布氏(260)。又,清驻防新巴尔虎镶白旗中有永西布氏,世居呼伦贝尔。又,清驻防镶白旗中有永舍布氏(259),〔永西布〕、〔永舍布〕等似均为永舒布之异译。
读音:Ébā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Ānxǔliè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额苏哩氏(23,63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
读音:gōng wǎng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有公罔氏(21)。【人】 公罔之裘,春秋时孔子弟子(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仲尼时鲁有公罔氏。” 以鲁人字
读音:Shèyáng【源】 春秋时秦国叶阳君之后(6,9,11,17,60)。【人】 叶阳通,汉时谏议大夫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以封地为姓
读音:xù【音】 又音处(Chù)(17)。【源】 ①古有畜国,周时为邢侯邑,后又并入于晋,见《姓考》。楚雍子奔晋,晋侯与之鄐(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),后因氏,见《左传》(17,62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
读音:Léi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 “靁” 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黄帝次妃有方儽氏,后有靁氏、儽氏、纍氏; 又作累、傫、嫘、雷。”儽、
读音:y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系完姓所改(60,62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院亨谦,宋时古田人,元祐中任德化县知县(15,21)。院宾,明时山西振武卫人,弘治
读音:Shè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uánggōng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黄公氏,见《黄帝本行记》(17,60)。【人】 黄公庇,秦朝时博士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9,17)。
读音:Píngshà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,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