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ào

暴姓为以国为姓。东周时,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(今河南郑州北),其国民以国为姓。

古代时候暴氏望族多出自河东郡。

暴姓历史人物有暴胜之,西汉御史大夫。抵制盗贼有方,威震州郡,荐人从不疑人,有知人之誉。

暴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四十四位。


【源】 ①暴,周大夫采邑(故城在今河南原阳西),其后以邑为氏(17,62)。一说,周时诸侯国,周卿士暴辛公之后(6,7,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八旗姓巴哩氏后改为暴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③蒙古族姓(344)。【望】 河东(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暴胜之,汉时河东人,御史大夫(6,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之嫩江县,河北之乐亭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,山西之大同、朔州,陕西之韩城,河南之卢氏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一音‘瀑’。暴公,周卿士,见 《毛诗》; 《风俗通》: ‘暴辛公,周诸侯也’。” 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商诸侯暴辛公之后。”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所注与郑樵所言大略相同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系周卿士暴辛公后代。暴,辛公采地,又名暴隧,在今河南原阳县境。” ②为满族姓 “巴哩” 氏所改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战国时韩有大将暴鸢; 汉有直指使者暴胜之; 北齐有骠骑大将军暴显; 明代有大理寺少卿暴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餘

    读音:Wūyú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苏毗

    读音:sū pí女国世以女为王,姓苏毗。(见《北史·西域传》)

  • 公明

    读音:gōng míng【源】 周康王封唐叔虞子公明于贾(故城在今山西临汾贾乡),后有贾氏,公明氏(60,62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明仪,春秋时鲁大夫,南武城人子张弟子(7,17

  • 读音:Cóng【音】 从氏有Cóng、Cōng二音,且源出不同。参见从(Cōng)姓。【源】 汉将军从公之后(21,60)。【望】 东莞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
  • 和里德

    读音:Hélǐdé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闲散都森泰之妻为和里德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yú【源】 以地为氏(60,62)。鄃,汉置县,曾为侯国,故城在今山东平原西南。【布】 古时河北清河一带有鄃氏,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

  • 读音:Lì【源】 相传黄帝之臣隶臣作算数,为隶姓之始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3)。【变】 亦作〔��〕(15)、〔��〕(9)。【望】 齐郡(

  • 读音:Wā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女娲氏之后有娲氏(7,9,12,60)。【望】宛丘(418),苑邱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女娲氏之后。”且云: 女娲,“古天子

  • 瓦爾喀

    读音:Wǎěrk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,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达虎里正白旗有瓦尔噶氏,世居打牲地方(260),〔瓦尔噶〕似即瓦尔喀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打牲壮

  • 托卜

    读音:Tuōbǔ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《列传》 安扎尔,托卜氏。” “以姓为氏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