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Shí

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,为了区别于他族,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子姓。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,受封于时邑,子孙以邑为氏。三是出自嬴姓。据记载,古代有时国,后被楚国灭亡。其国人遂以国名为姓。四是出自他族。少数民族如满、苗等族中均有此姓。

时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部。战国时,已有时姓人落籍。汉代时,今河北已有时姓居住。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,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陕西、山西等地都有时姓人迁入。宋时,由北方迁居江南之地者多起来,江浙一带的时姓名人亦渐多。明初,山西时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清康乾以后,时姓有闯关东而定居于东北三省者。如今,时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河南、山东为多。

时姓历史人物有时苗,东汉时人。其为官清正廉洁,初任寿春令时,乘车自带一母牛。一年后,母牛生一小牛,离任时执意留下小牛。时少章,南宋经学家。拜吕祖谦为师。博览群书,谈经多有新意,尤精于史学,著有《易诗书论孟大义》《所性集》等书。时光,宋代画家。善画山水,学贺真笔法,笔迹细碎,喜绘矮松怪石、密林高树。时大彬,明末宜兴人。陶壶制作名家,他所制作的陶壶朴雅坚致。他原致力于作大壶,后改作小壶。时氏陶壶,工艺精美,无能出其右者,被誉为“陶神”。

时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八十三位。


子姓,出于殷。(见《世本》)

齐有贤人时子著书,见孟子。新论有时农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汉>时苗,巨鹿人,寿春令。<唐>时溥,彭城人,武宁节度使。<明>时瑞,邵武人,长沙府通判。


现行极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有分布。此姓由景县公安局提供。(按: “”之音cùn,旧称英寸(即英制长度单位),亦可读作yīngcùn,一般不大可能用作汉姓。一音dòu,世人或讹读为cùn,因讹传讹,约定俗成,遂称cùn姓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代

    读音:Shídài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
  • 如如

    读音:Rúrú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按,疑即茹茹氏。

  • 读音:zhā【音】又音槎(Chá)(91)。 【源】宋真宗与楂道语及姓氏,谓曰:宜求音之近而美者称之;又问姓之所起,引春秋会吴于柤(即柤渎,故城在今江苏江宁西)以对,自是改音如柤,见《姓氏辨证》(60

  • 读音:bā【源】 羌人姓,羌人以己为捌(15,63)。【布】 云南红河有此姓。【人】 捌思,南北朝时羌校尉(15,21,24)。捌忠,明时石屏州人,宣德中任利港巡检(15,21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
  • 不更

    读音:bù gēng【音】 亦音Bùgēng(19,21)。更音láng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更氏,见《路史》(6,17)。②系自嬴姓。春秋时秦公子不更之后(7)。或,秦大

  • 滕叔

    读音:téng sh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周文王之子错叔绣封于滕(故城在今山东滕县西南15里),为滕侯,史称滕叔绣,其后为氏(6,7,12,15,17)。 【人】滕叔辛,楚考烈王时大夫(12)。历史上罕见

  • 朱莫拉

    读音:Zhūmòl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秦达库之妻为朱莫拉氏(260)。

  • 孛憐

    读音:Bólián【综】 宋、元时蒙古人姓(238)。

  • 郎鹿埃

    读音:Lànglú’ā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沦源班洪寨,汉姓为王(161)。

  • 读音:xún【源】①古栒国在扶风(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),后为周大夫采邑,其后因氏(17,62)。②晋时南部林邑(今越南境)国王范文之子燮,能穆宗族,受邑栒栎,故有栒氏、栎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