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ǒu

【音】 又音Xiá(77,86)。亦音Dǒu(斗),见《百家姓考略》(76)。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战国时田和篡齐,迁齐康公于海上,穴居野食,以斜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辽阳(60)。【布】 浙江江山(325)、义乌(277)、江西宁都(280)、台湾彰化、桃园、南投、台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氏族姓谱》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作“氏族谱”)注云: “系出姜姓。田和篡齐,迁太公于海上,穴居野食,以斜为氏。望出辽阳。”(按: “太公”当指“太公之后”,或“”作“”,田和废康公,迁诸海滨,自为齐王,史称齐威王。)

吴越有斜滔; 金代有斜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uó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现行苗族姓氏。今贵州之镇宁柳乡大营村有分布。传说来源于古时: 两兄弟在田间劳动时得到了两个茶杯大小的田螺,放在家中水缸里养着时,这两个

  • 司功

    读音:sī gō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士匄之弟佗为司功,因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7,60)。一说,春秋时晋大夫司功景之子士丐之弟伦,因官为氏(1,4,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

  • 赫舍里

    读音:Hèshèlǐ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金时女真人纥石烈氏(23)。凡五十八派,出都英额、和多穆哈连、齐谷、哈达、叶赫、辉发、黑龙江穆理哈村、乌喇、沙尔虎、瓦尔喀、扎库木、塔山堡、哈尔敏、长白山

  • 塔羅

    读音:Tǎluó珞巴族姓氏。出自阿帕塔尼部落,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Tuí【源】 周惠王时大夫穨叔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,62)。即颓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觿》 注云:“系颓姓分族。”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Liè【源】①犬戎之姓(7,9,11,17,60)。犬戎为古西戎种族名,其聚居地在今陕西凤翔北。②唐贞观中所定坻丘六姓中,其一曰獦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7,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

  • 读音:Xī郗姓主要出自姬姓,为黄帝后裔,以邑名为氏。郗姓历史人物有郗鉴,两晋时人,少时家境贫困,但他仍勤奋好学,博览经籍,躬耕陇亩,吟咏不倦,以儒雅著名。时逢饥荒,州人资助,郗鉴即分赠乡亲孤老

  • 普達

    读音:Pǔd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元有普达·失理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青史

    读音:qīng shǐ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太史董狐之子受封于青史之田,因氏(7,12,60)。 ②春秋时廖国(故城在今河南唐县南)国君叔安之后有青史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【人】 青史子,汉时著书

  • 阿爾坦

    读音:E-'értǎn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奎素图之妻为阿尔坦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