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Yuèwá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乐王鲋之后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0,62)。 【人】 乐王茂,汉时郎中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春秋)晋大夫
读音:Sù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变】一作〔樕〕(60)。【望】晋陵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望出晋陵。”未详其源。又,《中文大字
读音:liá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去疾,字子良,其后以字为氏,见《姓考》(3,7,9,12)。②下邳有古良城(在今江苏邳县南)、幽州有良乡(在今北京房山),必有以地名为氏者(60,62)
读音:Jiǎng/Jeang,Jyang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。【望】京兆(17,60,418)。【布】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读音:Yīlièbā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西北山名,以山名命部,以部为氏。《元史·托克托呼传》载: “其先本武平北折连川安塔哈山部族,自库春出,徙居西北伊埒巴尔山
读音:bèi qí【源】 代北人姓。北魏时北部解律部别帅倍俟利,奔魏,封益都公,见《魏书》(7,12,60)。【变】 作〔倍利〕(6,7,12),误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据《魏
读音:Líng【音】 又音纂(Cuà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希姓录》(63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,86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ǔyǐn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或为胡古口引氏、古口引氏省字所改,后又改为侯氏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侯氏。详见“古口引”条。
读音:Gélú【源】彝族姓(208)。
读音:Ruì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主兵锐者”,“以事为氏”。“齐有锐司徒,女嫁为辟司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