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說嵬
读音:Níshuōwéi
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读音:Báiláng【源】 挛鞮氏之后又有白狼氏(19,21)。
读音:Báizhāng【源】 白张,古姓,见俞正燮《癸已存稿》(63)。
读音:Jiǎngdá【源】彝族姓。属博坡家支(375)。
读音:Náyíyà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读音:yōng rén【源】 《周礼》掌食之官有内饔、外饔。雍人系以官为氏(6,7,21,60)。【人】 雍人鬲、雍人檀,均为春秋时人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《
读音:Àol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,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载。明代有奥里俊,馀干知县。(按: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以 “奥里俊” 为奥姓之例,与 《中文大字
读音:L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ī【源】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,因以为氏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②周时师尹(太子之相称师尹)之后,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7,60)。③师,乐人瞽者(瞎子)之称。自春秋时晋师旷
读音:lái出自子姓,商之支孙,食采子郲。因以为氏,其后避难去邑,为来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太史公曰:余以颂次契之事,自成汤以来,采于书诗,契为子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有殷氏、来氏、宋氏、空桐
读音:mò hóu lú莫侯卢氏,代人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三字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