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ǎn

【源】 ①太昊(伏羲)之臣羲修之后有寋氏(60,62,91)。②唐侍臣蹇道会,从僖宗西幸,僖宗谓曰,蹇不利东北,因更氏为寋(16,20,21,63)。清四川多寋姓,乃寋道会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北海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【人】 寋祗,汉时海昌人,南海郡丞(15,21)。寋衡,明时眉州人,以孝名世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太昊臣寋修后有寋氏。”②或为蹇姓所改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云: “唐蹇道会从僖宗西幸,僖宗谓曰: 蹇不利东北,因更氏曰寋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载: “今蜀州多寋姓,即道会后。”

晋代有李特将寋硕; 宋代有寋周辅; 明代有寋衡,寋州人,以孝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慰遲

    读音:Yùchí【源】尉迟氏亦作慰迟氏,北周同��造象记有邑子慰迟神祭,是尉亦可作慰也(26)。 【布】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Líng【音】 又音纂(Cuàn)(30)。【源】 见《希姓录》(63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,86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希姓录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iǎo【源】 ①小氏宜出于小颢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楚亦有小氏,小惟子是也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③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

  • 读音:tóng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周时彤伯,盖系彤城氏之后,见《史记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成王支庶封于彤(故城在今陕西华县),后以国为氏,见《路史》(11,12,17,21,60)。【变】

  • 读音:Kòu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官名为姓氏。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,卫康叔在周任司寇,他们的子孙都以官名为姓。二是少数民族改姓。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古口引姓,进入中原后改为寇姓。寇姓早

  • 墨守

    读音:Mòshǒu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函与

    读音:hán yú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鼐奇特

    读音:Nài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Zhòng仲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。高辛氏有八子,其中有仲堪、仲熊,两兄弟的后人以祖上的名“仲”字为姓,遂成仲氏。又说春秋时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,

  • 永埃

    读音:Yǒng’āi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(1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