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大士

大士

读音:Dàshì

【源】 古狱官称为大士,以官为氏(24,62)。【望】 永嘉(62)。【变】 后讹为太士氏(24,62)。

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古狱官曰 ‘大士’,以官为氏。(大) 讹为 ‘太’。” 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太士”; 《姓氏考略》 注“大士”亦云: “见太士”,故 “大士” 之 “”,当有二读: 一音dà;一亦tài,同 “”。大士、太士自当视为二姓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諸兒

    读音:Zhūér【源】系自姜姓。齐襄公名诸儿,其后以名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 “刘后有诸儿氏。”春秋时齐襄公名诸儿,为公孙无知、连称、管

  • 胥余

    读音:xū yú若狐不偕,务光、伯夷、叔齐、箕子、胥余、纪他、申徒狄,是役人之役,适人之适,而不自适者也。(见《庄子·大宗师》)

  • 那色波

    读音:nā sè bō【源】 唐时西域康国(即康居,约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,居民操突厥语)九姓之一。九姓皆为支庶分王,第九曰那色波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古代康国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

  • 初白大

    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
  • 咩銘

    读音:Miēmí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,240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蔑莽〕(24,63)。一说,即咩迷(101)。【人】 咩铭友直,西夏殿前太尉(24,31)。

  • 盱母萬

    读音:Xūmǔwàn/Hsumuwa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長伯

    读音:Chángbó【源】 周室世卿之家有长伯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Jiē【综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开化(310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晧星

    读音:Hàoxī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汉书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即皓星氏。汉有晧星公。”(按:晧,同“皓”,故“皓星”或作“晧星”。)

  • 格塔

    读音:Gétǎ【综】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商萨布之妻为格塔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