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特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祖勃端察尔之后: 一为却特氏,一为阿尔拉氏。《蒙古源流》载: “元之国姓为博尔济锦氏,却特,其贵种耳。”或称: “蒙古书 ‘却特’ 与 ‘奇渥温’ 字形相似,宋濂承修《元史》既不谙其国语,又不辨其字文,妄为音译。”
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祖勃端察尔之后: 一为却特氏,一为阿尔拉氏。《蒙古源流》载: “元之国姓为博尔济锦氏,却特,其贵种耳。”或称: “蒙古书 ‘却特’ 与 ‘奇渥温’ 字形相似,宋濂承修《元史》既不谙其国语,又不辨其字文,妄为音译。”
读音:Lùnq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论钦明思。”未详其源。此姓当出自吐蕃族。吐蕃族人际间多称名,不冠姓氏 (至今藏族亦多是)。为表自尊、尊人,名前常冠以官职
读音:Dábó【源】 代北姓(60)。即达步,亦即达薄干之省译,为高车人之姓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褒氏,又有改为裒氏(6,7,17,27,60)。古时褒、裒相通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续通志
读音:hùn【综】 汉时蔡邕《处士圂叔则铭》: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圂典,字叔则者(21,81,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蔡中郎集·处子圂叔则碑》: 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
读音:huán【音】 亦音轩(Xuān)(60)。音不同,源亦不同,参见亘(Xuān)。【源】 春秋时齐桓公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
读音:zǐ zhī【源】 春秋时卫国之公孙弥牟文之子,名木,字子之,其后以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张澍云: “卫公孙弥牟文子,名木字子之,其后以为氏。”此则
读音:Jímù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úg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
读音:Dǔkètǎlǐ【源】源自金姓独虎术鲁。清时为满洲八旗之姓。世居努克特勒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亦作〔都克塔理〕(260)、〔都克塔里〕(180)。②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乌巴式之妻
读音:Tuōluōmókē【综】 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之姓(429)。
读音:Gōngx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